♂吴欣叡

■轩参·音乐制作感言


(我是史前大毛兽)


《轩参》的配乐是我在大宇的第三个作品,由于时间的关系(我还担任「剧情编辑」工作,因此写音乐的时间到最后满局促的),虽然总算赶出了一定的水平来,但我自认写得并不如预期好,在此还得向各位玩家们说声抱歉(下一次我会更加油)。

《轩辕剑参》横跨了「欧洲」「阿拉伯」「中国」三个不同文化地区,地图音乐完全不能共用,要如何将三种不同风格的曲风表现出来,是我个人认为这次最有挑战性之处。

欧洲部分,以管弦乐曲为主,但我们也尝试添加了圣歌吟唱(如威尼斯教堂),尤其是「魔鬼的赞歌」,将合唱(伦敦合唱团)和管弦乐结合在一起,虽然只有一小段,但应该是国内的首度尝试吧?本来满想多写几首这样的大编制乐曲,但由于写起来旷日费时,成本也高,加上也兼任了「剧情编辑」任务,最后自然是没时间动笔了,这一点我自认是满可惜的事。

中东的部分,最初是真的「根本不知要如何下笔」(以前从没写过),之后听了不少(尤其是杰瑞高史密斯大师的「神鬼传奇」配乐,感谢大师!),总算抓到了诀窍,写来就轻松得多,甚至有点上了瘾。之前我花了不少时间收集不少中东的乐器,本想把阿拉伯音乐弄得更「道地」一些,不过因时间关系,最后为了让欧洲的剧情音乐中东也能够使用,只好决定中东的音乐,也一律全以管弦乐来撰写,不过「肯迪之家」和「石国牧歌」,倒仍保留一些当时的原始构想。

中国的配乐,是比较有点感到遗憾的地方。最早,我们有许多很有不错、很有意思的构想,也是由于时间关系,最后要写中国音乐时(中国剧情位于最后面,所以留到最后写),变得十分局促。在时间压力下,我们决定将《轩辕剑黄金纪念版》拿出来运用,所幸效果出乎意外之好,松了一大口气。《轩辕剑黄金版》音轨内有许多前代《轩辕剑》苏嶂先生所写的音乐(苏先生人当前已不在大宇),老玩家十分熟悉,因此让《轩参》能和之前的作品,生成印象上的连结,这是一件很棒的事情。由于《轩参》背景在唐代,我很自然想到《琵琶行》,因此在配器上,不知不觉使用了不少次琵琶。其实我最喜欢的中国乐器,应该是「二胡」,原来也想多写一些二胡的音乐,不过后来时间窘迫、来不及找人录音的状况下,只好含泪忍痛放弃;至于《轩辕剑黄金纪念版》中的二胡,是我一年半前,用合成器所仿真出来的半调子二胡,虽然还是有那么一点味道在,现在听来,觉得和真人拉的一比,实在算满「逊」的,还请大家多多见谅(至于古筝、梆笛、琵琶、月琴的部分,原则上我们都尽量由真人演奏、录音、取样)。

最初我们有个小小雄心,想把中国、中东、中世纪欧洲三种曲风统统用管弦乐团冶于一炉,不过限于时间上的考量,没能付诸实践。不过「大唐帝国」那一首,倒是这个实验性构想下所写成的。我们让琵琶和管弦乐团合奏,希望展现出大唐盛世时的那种恢弘、自信、明朗的气势。我自己在写的时候,倒写得十分开心,不过不晓得玩家们是否喜欢就是了。(管弦乐难免冒出一些洋味来,所以我把它看成是以一个外国人(赛特)的眼光,看到当时盛唐长安城时的惊讶与感动来写的)

这一次制作过程,曾志豪兄帮了我很多忙,也担任了战斗曲的部分,减低我们不少时间压力,在此由衷感谢他的协助。值得一题的,是有一次同事跑来告诉我说,那一阵子一直有人拿我们的音乐,和外国莫斯科交响乐团来比(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比?),然后在网络上责备我们水平比不上人家,甚至拿我们几个不是音乐科班出身这一点来大作文章,最后则是顺便自我广告了一番。当时我忙得天昏地暗,没空去看网络上在吵什么,不过听着听着,心情上不免有点受影响,但也反托这小小的经验,让我开始认真去思索:「我为什么要写音乐呢?」━━━我觉得,自己在写音乐时,真的最快乐、最幸福,而且,透过写音乐,能见到上帝与艺术女神那充满荣耀的脸庞,一路走来,也看着自己从豆芽菜不懂几粒,到技术上一直不断有提升,并有玩家与自己的音乐生成共鸣,那种内心中之喜乐,实在难以言喻。想到这里,就觉得能有幸创作音乐,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,而为世界多写出几首美好之音乐,不才是我们最重要的使命吗?

套一句我们小组的老话:「我们不是最好的,但我们是最努力的」━━希望DOMO今后的音乐,能更加让你喜欢。


1999/11

吴欣叡



BACK