年代 |
中国 |
中东 |
欧洲 |
亚洲 |
轩辕剑参 |
|
700 |
■狄仁杰卒 |
■大祚荣创建『渤海国』 |
||||
701 |
■李白诞生 |
■日本颁布『大宝律令』 |
||||
702 |
■唐设置北庭都护府,管辖天山以北的西域地区 ■武则天首开武举,有长垛、马射、步骑、言语多项考试项目,合格者送兵部委任官职 |
|||||
705 |
■武三思以韦后引荐,得出入禁中,与中宗论朝政,权倾天下,曰:「我不知世间何谓善人何谓恶人,但于我善者则善,恶者则恶」 ■张柬之举兵,诛张易之李哲(中宗)复位,周帝国亡 ■武则天病逝 ■韦后专权 |
■阿拉伯回教帝国远征中亚 |
||||
706 |
■安乐公主请废太子,立己为皇太女 |
|||||
707 |
■太子李重俊意图诛杀武三思 |
■北匈奴保加利亚人大破东罗马帝 |
||||
710 |
■韦后毒杀中宗,自称皇帝 ■临淄王李隆基起兵,诛韦氏及安乐公主 ■刘知几撰写『史通』,为我国第一部史学评论与理论 |
■日本迁都奈良(平城京),奈良时代开始 |
||||
711 |
■阿拉伯回教帝国灭西哥德王国,占领西班牙地区 |
|||||
712 |
■『古事记』完成 |
|||||
开元1 |
713 |
■李隆基即位,以姚崇为相,是为唐玄宗(28岁) |
■阿拉伯回教帝国入中亚布喀拉、撒马尔罕 |
|||
开元2 |
714 |
■伊比亚半岛成为欧洲第一个回教区域 |
■查理·马忒尔成为法兰克王国大宰相 |
|||
开元5 |
717 |
■盛唐诗人李白、杜甫活跃于诗坛 |
■阿拉伯围攻东罗马君士坦丁堡 |
开元7 |
719 |
■玄宗素衣减食,以化解上天愤怒 ■玄宗岳父王仁皎逝,玄宗准用高坟,宋景上谏阻止,玄宗欣然接受 ■吐蕃遣使盟约,要玄宗亲署,玄宗以已盟约过,拒绝之 ■康居、吐火罗等国受侵于大食,向唐求救 |
■君士坦丁堡解围 |
■查理马忒尔掌握法兰克王国全权 |
||
开元8 |
720 |
■玄宗惧王族干政,严禁各亲王与文武百官交谊,并处死若干与皇族来往官员 ■吴兢撰『贞观政要』献玄宗 ■东突厥厥毗伽可汗攻击甘、凉洲,朔方总管王??怂恿拔希密部(蒙古科布多)出击,惨败,东突厥声势震动塞外 ■契丹内乱,可突干生擒介入之唐安东都督薛泰,遣使向玄宗致歉 |
■『日本书纪』完成 |
开元9 |
721 |
■东突厥毗伽可汗遣使向唐求和 ■玄宗任用宇文融普查户口,清查逃亡户,州县官吏为迎合,假报户口,将合法户亦作逃亡户,农民深为所苦 ■贤相姚崇逝世 |
||||
开元10 |
722 |
■行募兵充宿卫,兵农开始分家 |
||||
开元14 |
726 |
■吐蕃进攻甘州,大掠而去 |
■东罗马李奥三世禁止基督徒崇拜偶像,发动毁坏圣母像运动,东西教会实质上分离,西为罗马公教(天主教),东为希腊正教(东正教) |
|||
开元15 |
727 |
■唐进行大规模对吐蕃战争,大败吐蕃于青海西,开拓边境一千余里 |
开元18 |
730 |
■李白初入长安,求仕不成 ■吐蕃遣使入贡,向唐求和,并请求和亲,唐允之 ■裴光庭奏请按年资晋升,不问才能如何,此法行后有为之吏皆怨叹,无为之官赞其奏书为『圣书』,狂喜非常 |
赛特诞生,父母不明。 |
|||
开元19 |
731 |
■唐与吐蕃边境安宁,吐蕃安然在唐蕃边界放牧,牛羊遍野 ■吐蕃请求唐赐毛诗、春秋、礼记,群臣议论可否,后允之 |
||||
开元20 |
732 |
■实行『开元礼』(唐初用隋礼,贞观时期,由房玄龄、魏徵增补为贞观礼),后世皆沿袭此『贞观礼』 |
■阿拉伯帝国越庇里牛斯山,欲由伊比利半岛进攻法兰克王国,被查理·马忒尔击败于法国南部,回教势力北侵欧洲自此受挫 ■大食由伊比利半岛入侵法兰克王国,查理·马忒尔败之(都尔·普瓦泰之役) |
|||
733 |
■玄宗改分天下为十五道 |
■罗马地区脱离东罗马帝国独立 |
||||
734 |
■李林甫在武惠妃协助下,拜相为礼部尚书 |
|||||
开元24 |
736 |
■安禄山兵败,其长张守??请斩之,安禄山临刑大呼:「契丹、奚未服,何以斩我?」玄宗怜其才而赦之,宰相张九龄力谏无效 |
||||
开元25 |
737 |
■吐蕃西击勃律,玄宗遣使令其罢兵,被拒,遂背约袭吐蕃,吐蕃大败,自此拒向唐朝贡,两国关系复恶 ■唐设玄学博士,掌管老子、庄子、文子、列子,并承认『玄学』为科举明经科目之一 ■武惠妃薨 |
||||
738 |
哈瓦立及派(分离派)企推推翻欧马亚王朝失败 |
|||||
739 |
■唐擒途骑施可汗吐火鲜,并克怛罗斯城 |
|||||
开元28 |
740 |
■诗人孟浩然卒 ■张九龄卒 |
什叶派武装起义失败 |
|||
开元29 |
741 |
■法兰克王国大宰相查理·马忒尔逝世,其子丕平三世(矮子丕平)继任其位 |
赛特在替丕平担任谍报工作 |
|||
天宝1 |
742 |
■西突厥内乱,大部降唐,自此自中国正史消失 ■东突厥遭唐全面围攻,力量大衰,唐立国以来北方对突厥之威胁大减 ■安禄山为平卢节度使 ■李白受道士吴筠之荐,被玄宗召至长安,供奉为翰林 ■唐帝国进入开国来之全盛时代,总人口四千九百万人(五千万),北方威胁完全消除,长安成为该时代全世界最进步、最繁华繁华与最国际性之大都市 |
||||
天宝2 |
743 |
■安禄山入朝 |
||||
天宝3 |
744 |
■安禄山为范阳节度使 ■册封回纥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 ■李白疏纵纵乞归,玄宗赐金放还 ■诗人杜甫在东都洛阳遇李白,同游至齐鲁、梁宋一带 ■玄宗夺寿王妃杨玉环入宫(寿王为玄宗的儿子) |
天宝4 |
745 |
■玄宗册封杨玉环为贵妃,其父为兵部尚书,其兄杨国忠不次擢用,三个姊姊各封为韩国夫人、虢国夫人、秦国夫人,杨氏家族荣华冠一时,民间传言:「生男勿喜女勿悲,君今看女作门楣」 ■铁勒民族回纥(新疆维吾儿)尽吞突厥地,为北方新兴最强民族,东突厥第二帝国灭亡 |
哈瓦立及派再次起义,不久与什叶派联合,欧马亚王朝为之震动。 |
|||
746 |
■吐蕃陷石堡城 |
|||||
747 |
■李林甫主管科举,阻止人才引进,全国无一人及第 ■李林甫把持朝政,陷害异己,权势达巅峰 ■王忠嗣上言安禄山必反,遭贬 ■废止斩刑、绞刑 ■高仙芝俘小勃律王及吐蕃公主归 ■高仙芝被授安西四镇节度使 |
阿拔斯族人公开起兵反抗欧马亚王朝,「阿拔斯革命」公开爆发。 |
749 |
■均田制日益瓦解,国无兵可调,李林甫奏请停发中央折冲府之木契、鱼书,唐代军事立源之府兵制自此消灭 |
■赛特奉命寻找占星术。轩辕剑参故事起点。 ■在地中海认识薇达 |
||||
750 |
■南诏起兵反抗,云南州沦陷 ■派遣高仙芝出撒马尔罕 ■高仙芝攻石国(昭武九姓之一),石国出降,唐违约杀其国王,并大肆屠城掠夺(12月) |
■中亚、北印度之阿拔斯王朝(黑衣大食)败中东欧马亚王朝,欧马亚王朝西逃往伊比利半岛,创建西哈里发王国(白衣大食),阿拉伯世界一分为二 4/26阿拔斯王朝宣布正式创建 |
■黑衣大食阿布尔阿巴出兵义大利半岛袭击罗马,为丕平三世所败 |
■ 赛特到达中东地区,认识了肯迪与慧彦 |
751 |
■安禄山为河东节度使(同时兼任平卢、范阳、河东三节度使,权力高张) ■高仙芝攻石国(昭武九姓之一),石国出降,唐违约杀其国王,并大肆屠城掠夺,石国王子出逃,告走中亚诸国唐军之暴,诸国引黑衣大食与唐对抗,双方会战于怛罗斯河畔,唐大败,高仙芝仅以身免,自此中国丧失对中亚控制力,以及向西之进出能力(5-6月之间) |
■阿拉伯帝国阿拔斯王朝与唐帝国交战于怛罗斯河,大败唐军,俘虏唐军数万人员,中国造纸技术自此传入阿拉伯世界→西方 |
■矮子查理·丕平(丕平三世)篡位,为法兰克王国新领导者,法兰克王国加罗林王朝开始 ■伦巴底王国将东罗马帝国势力逐出义大利半岛 |
■赛特在巴格达认识石国王子远恩与段秀实 ■赛特一行人行经怛罗斯,慧彦为阻止大食入侵,在战场上阵亡。 ■同年年底,赛特到达中国,住在翰林学士白连仪家。 |
||
752 |
■ 李林甫病死,杨国忠为右相,兼文部(吏部)尚书、大学士、魏国公 ■ 冬季,哥舒翰、安禄山、安思顺三节度使入朝。高力士设宴想化解三人的嫌隙,结果安禄山与哥舒翰反而怨恨更深。 |
■日本留学生吉备真备至唐 ■奈良东大寺大佛完成,为全世界最大青铜佛像 |
||||
753 |
■ 杨国忠与安禄山生成摩擦 |
|||||
754 |
阿拔斯哈里发阿尔·曼苏尔即位 |
■ 赛特于骊山晋见唐玄宗 |
755 |
■杨国忠捕杀安禄山在京城党羽,安禄山兴兵造反 ■诗人杜甫觅得一管理军械库房之小官职 |
■赛特掌握安禄山谋反证据,闯入皇宫,被杀。 |
||||
天宝15 |
756 |
■安禄山起兵,陷长安称皇帝,国号燕,安史之乱开始 ■杨国忠挑拨玄宗,强令哥舒翰违背有利战术,出潼关迎敌,哥舒翰泣而出战,潼关失守,哥舒翰被执降燕 ■玄宗退位,弃百姓于长安,南向逃往蜀地,途中兵士鼓噪,被迫杀杨国忠、杨贵妃 ■ 安禄山大掠长安 ■ 玄宗子李亨即位于甘肃灵武(肃宗) ■ 李白为永王磷僚佐 |
阿卜杜·拉赫曼在西班牙创建欧马亚王朝 |
■法兰克王国丕平三世(矮子丕平)赐予教皇领地『罗马』,罗马教皇正式有主权地 |
■ 赛特复活,封印撒旦,返回欧洲。轩辕剑三故事退出。 |
757 |
■ 安庆绪杀其父安禄山 ■ 安庆绪派兵袭江淮,张巡、许远死守要冲睢阳,粮食断绝,以互食人肉苦撑,历半年后陷落,张巡、许远遇难 ■ 李光弼招降燕军,史思明降唐 ■ 郭子仪会同回纥、西域联军大破燕军,克复首都长安 ■ 郭子仪、回纥联军收复东都洛阳 ■ 宦官李辅国掌兵权,唐朝宦官开始掌权 ■ 永王兵败(2月)李白走亡彭泽(洞庭湖?)坐狱寻阳 |
|||||
758 |
■ 史思明反,铸新钱 ■ 郭子仪讨安庆绪,围邺 ■ 李白流放夜郎 |
|||||
759 |
■ 史思明杀安庆绪,自称燕王 ■ 李光弼大败史思明军 |
|||||
761 |
■ 史朝义杀其父史思明 ■ 李白欲添加李光弼军从军讨燕,然因纵酒衰病无力而罢 |
|||||
762 |
■ 唐玄宗(78岁)(4/5)、肃宗(52岁4/18)相继病死,李豫即位(唐代宗) ■ 回纥入援平乱 ■ 李光弼大败史朝义 ■ 诗人李白因酒精中毒醉死宣城(一说为溺死),诗学上成就斐然,人称『笔落惊风雨,诗成泣鬼神』『清水出芙蓉,天然去雕饰』,被尊之为『诗仙』 |
■回教帝国阿拔斯王朝曼苏尔王在巴格达(报达)建都,与天竺、法兰克王国、中国、西域都有贸易来往 |
||||
763 |
■李怀仙杀史朝义,安史之乱至此正式退出 ■人口由乱前五千三百万人,减为乱后一千七百万人,十年战乱,平均一日死亡人数九千九百人 ■ 吐蕃入寇,郭子仪败之 |
|||||
764 |
■李光弼卒 ■朔方节度使仆固怀恩叛唐,联合回纥、吐蕃入寇,郭子仪奉命迎战 |
■称德女帝以道镜和尚为法皇 |
||||
765 |
■郭子仪单骑退敌,回纥与郭子仪订盟而还 |
768 |
■矮子丕平卒,王国一分为二,子查理曼大帝即位 |
|||||
770 |
■诗人杜甫客死于途,其诗浑厚深邃,朴实而有内涵,对当时社会贫富不均、民生凋敝之惨状着墨甚多,后人尊之为『诗圣』『诗史』 |
|||||
771 |
■查理曼大帝统一法兰克王国,史称查理曼帝国 |
|||||
772 |
■白居易诞生 |
|||||
774 |
■查理曼大帝征服伦巴底王国,成为义大利王 |
|||||
775 |
■室利佛逝(苏门答腊)王国展领整个马来半岛、婆罗洲 |
|||||
779 |
■禁止京师长安之回纥商旅着中国服装 |
|||||
784 |
■倭国迁都长冈 |
768 |
■矮子丕平卒,王国一分为二,子查理曼大帝即位 |
|||||
770 |
■诗人杜甫客死于途,其诗浑厚深邃,朴实而有内涵,对当时社会贫富不均、民生凋敝之惨状着墨甚多,后人尊之为『诗圣』『诗史』 |
|||||
771 |
■查理曼大帝统一法兰克王国,史称查理曼帝国 |
|||||
772 |
■白居易诞生 |
|||||
774 |
■查理曼大帝征服伦巴底王国,成为义大利王 |
|||||
775 |
■室利佛逝(苏门答腊)王国展领整个马来半岛、婆罗洲 |
|||||
779 |
■禁止京师长安之回纥商旅着中国服装 |
|||||
784 |
■倭国迁都长冈 |